搶story point評績效? 你認真?
面試提問小插曲
受到疫情影響,躲在家多寫幾篇文章,一方面幫自己整理腦中的思緒,另一方面多涉獵各類敏捷方法論(Agile Methodologies),恰巧正逢接下來的畢業潮,想必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遠端面試會大興其道,想到這裡腦海突然浮現4年前在南港某大企業的面試經驗,當時和面試主管討論了他們在實施Scrum的情況,主管的一段話讓我心中冒出很大一個驚嘆號(!)
主管: 我們Sprint Planning估計完點數後,就讓大家來認領工作,通常點數的領取也會當作年終績效的評核依據。
當時對Scrum的理解還不夠深,其實沒有很清楚將Story Point作為獎金分配的做法是否真的有對團隊起到激勵作用,因此想藉著這個例子,和大家聊聊到底Story Point是個怎樣的存在?以它作為績效標準會帶來哪些影響呢?
故事點數 (Story Point) 定義
從Sprint Planning出發,當產品負責人將待辦項目清單依據商業價值排序過後,需要與開發團隊討論每一個項目所呈現的情境、成本、是否需要再切割等等議題,為了有效地評估該團隊在每個Sprint中消化項目的速度以及整體工作的概況,引入Story Point的概念來量化一個待辦項目的大小,這個大小本身沒有絕對的意義,主要是為了呈現該項目在所有人眼中可能具備的內容多寡。因此這其實是一種相對的數值,它可以是1~100,也可以是10~100不等,大小的範圍只要團隊在專案初期有一個具體共識即可,藉此讓大家對於所挑選項目彼此間的相對大小有比較的對象。
無感的誤區
理論上,每一個待辦項目都是由整個團隊所負責,並且其背後皆表示著一項可以被實現的用戶情境,因此不會由單一人員主導整個項目的開發。
這是敏捷導入初期所有成員可能會闖進的誤區,甚至連教練本身都沒來的及注意到這一點,即便我們懂得如何寫好一個使用者故事(User Story),但在面對項目挑選的那一剎那,思維依然還停留在以前單兵作戰的年代。
因此剛開始時大家仍會慣性地挑選自己最習慣上手的項目,又重新落入功能性的思考方式(即Component Team的濫觴)。過去在Backlog的切割原則中,我曾經說過,待辦項目的切割必須是縱向的,意即它的表示方式必須能足夠表現情境的各個面向,而非僅是以功能性的角度看待,因此當情境的整合出現了狀況,通常反映出的是團隊整體的問題,而並非是單一個人的議題。
績效考核的後續
回到原來探討的主題 - 將Story Point作為個人績效考核的依據到底可不可行?